標準一:獲得資質才允許生產
電動代步三輪車在沒有得到規范之前,低價電動三輪車比比皆是,而由于受眾人群大多是中低收入群體,他們十分看重價格的區別,這就導致一些沒有生產資質的小作坊、小廠房也都有市場,通過拼裝、粗制濫造的用料、工藝,生產一些雜牌、低價、劣質電動代步三輪車,而消費者購買這類電動三輪車上路存在安全隱患。而如今,隨著電動代步三輪車了上牌的要求,這些沒有3C認證資質的電動三輪車是無法獲得牌照,這讓消費者買了不讓用,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監管部門提高辦理資質的門檻,把而且加強對資質企業生產非標產品以及小作坊企業掛靠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查嚴懲無資質生產企業。
標準二:不符合目錄公告禁止銷售
除了是缺乏3C認證資質之外,根據規定,未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也是無法注冊登記的三輪車,這類車也是禁止上路行駛。所以,一輛合格的電動三輪車,除了在生產資質上有所滿足之外,在銷售方面,監管部門也會嚴查經銷商,禁止銷售不在目錄公告內的電動三輪車,避免給購買消費者造成損失。
標準三:無牌無證使用,面臨扣車、罰款
那么,購買了一輛生產、銷售都合格的電動代步三輪車之后,很多車主其實電動三輪車是完全符合資質,但是也可以不去上牌,不考取電動三輪車駕駛證,一是為了省事省錢,二來是為了躲避違章處罰,不過,這樣的情況在有了“標準”之后,將不再被允許,無牌無證使用,面臨扣車、罰款。
